上周,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深圳指出,普通的发烧流感,大概90%以上的医生都会使用抗生素,但实际上这些病,60%到70%根本不需要用抗生素。媒体近日在深圳各大医院急诊科随机调查了40名儿童患者,发现绝大多数孩子的处方里都使用了抗生素。专家指出,抗生素滥用,极易影响孩子身体发育,甚至影响器官正常功能。对此,有媒体评论发出这样一种质问,怎样阻止抗生素对孩子的伤害?
作为内儿科医生,我们经常必须面对的一个事实是,儿童的病,即使是小病,越来越难治疗。原因可能是,在当前的医疗卫生服务系统下,随着高级抗生素及激素的滥用,很多儿童的体质已经产生了耐药性。在抗生素使用上,如果你按照“从低级到高级,先口服、肌注,最后再到静脉输液”的医疗原则去处理儿科病人,效果往往不佳。所以,你有可能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家长们怒气冲冲地找上门来对你的医疗技术产生质疑。又或者,干脆一去再不回头。在“怎样才能阻止抗生素对孩子的伤害?”的问题上,我的一个回答是,政府应该尽快制订一种国家标准,出台颁布一部“国家儿科处方集”。
但很遗憾的一件事情是,在今年2月7日,卫生部发布了由国内百余名医药学专家历时两年编写的《国家处方集》。但在这过程中,有众多的儿科医生就发现,这一部《国家处方集》中惟独缺少了儿科。当时,有一些专家就指出,在国外,儿科是作为单门学科独立出来的。儿科的特异性非常突出,用错药易引发不安全事件,独缺儿科是不妥当的。
在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第一份《世界卫生组织儿童标准处方集》,提供了有关如何使用240多种基本药物治疗0-12岁儿童疾患的信息。这意味着世界各地的执业者将首次可获得与这些儿童药物有关的推荐的用法、剂量、副作用及禁忌症方面的标准信息。这部《处方集》出台的一种背景是,每年全球有88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2008年数据)。其中许多死亡是因使用配方正确的儿童用基本药物本可避免的疾病造成的。这些疾病包括腹泻和肺炎以及新生儿严重细菌感染等病症。这些都是值得我们警惕与借鉴的卫生经验。
时至今日,面对着儿科抗生素等药物滥用的严峻事实,要在根本上改变这一种混乱的现状,就应该与国际卫生标准接轨,尽快制订一部“国家儿科处方集”,在诊疗行为上确立一种行业卫生标准。
(“羊城晚报” 吴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