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萍
“瘦肉精”事件尘埃未落,“染色馒头”“牛肉膏”“绝育黄瓜”“毒血旺”,5月末持续发酵至今的塑化剂又接踵而来……近期食品安全恶性事件频频被曝了出来,笔者不得不感叹,如果没有媒体界的大张挞伐,这些花样百出、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事件可能会无声滑过。
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当下我国最热门的一幕丑剧,“自杀西瓜”“ 重生面包”等光怪陆离的新闻事件,一再挑战公众想象力的同时也再一次撩动了公众那根脆弱的神经,从惊愕到生气再到愤慨,再到无奈和漠然,公众在遭遇反复打击的同时似乎对频频曝出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见怪不怪,真不知道是我们的肉体已经百毒不侵,还是我们的心灵已经可以像“金刚”一样强大,或者是我们已经习惯了这样在同一摊漩涡中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一次又一次爬起来,再跌倒,或者我们已然成了阿Q。
互联网上流传这样一个的笑话:内地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教给大众很多化学知识。这些带着“符号”的化学名称肆意在食品上舞蹈,但就是这些符号,让公众餐桌 安全变得脆弱不堪。“前赴后继”的食品安全恶性事件“沦陷”成为公众心中最痛的一根刺。我们尊重民族品牌,可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三鹿、双汇让人人触目惊心的同时也成为民众心中最痛的伤害。
民众虽然对食品安全问题说起来都义愤填膺,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这边刚曝出问题食品,那边就极力找到没有问题食品的噱头。似乎问题食品永远只发生在被曝光的固定地区,而且波及范围小,即便是“轮番过堂”,问题食品依旧能“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似乎国人总不愿面对被揭出的伤疤。
温总理同国务院参事座谈时,那句“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振聋发聩。如果每件问题食品背后都埋伏着轻飘飘的“道德的滑坡”魅影,那才是对民众最大的伤害。现在从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到普通公众都疾呼食品安全要重典,既不会让问题企业使用“化骨绵掌”,将违法责任化为乌有,又要从生产源头上降低食品安全问题发生的概率。很多时候,民众需要的只是一个真相,需要一个安全可靠、有保障的米袋子、醋坛子。难道我们的企业连这点最起码的安全也不能保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