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领导数提收入改革 《人民日报》开设专栏连续热议财富分配培养“小老板”成“中产阶层” 四周连发文现收入改革方向
今天,《人民日报》刊发《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一文,这已是《人民日报》连续第四个星期发表聚焦“收入分配”的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方向已经开始显现。
那就是要大力培养“小老板”为主体的中等收入者占主体的社会,主要方法是通过加大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然后通过税收等杠杆来调节。
我国的收入分配改革比原先计划的时间已经推迟了10年,主要原因是“效率优先”观念的影响和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现在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专栏
5月17日起设“社会财富怎么分?”
5月17日,《人民日报》经济部开设“社会财富怎么分?”专栏,并在当天发表第一篇题为《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的时评,每周一篇,全方位对财富分配问题进行解读。
文章刊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并有人猜测,作为党的第一大报,此次连续发表时评,很可能是中央大力进行收入制度改革的前奏。
特别是5月24日推出了重磅文章《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一针见血地指出,“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该文章一出,立刻成为了各大网络媒体争相转载的目标,特别是第二天的都市报,也做了大篇幅的转载刊登。
原因
中央领导数提收入改革
昨天下午,记者联系到“社会财富怎么分?”专栏的主要策划人之一、《人民日报》经济部财经组组长李丽辉,她告诉本报记者,中央领导今年以来多次提到收入分配改革,加之这个“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现实,他们就开始策划了这个专栏。
今年1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十八次集体学习,主题就是世界主要国家财税体制和深化我国财税体制改革。
在学习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指出,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国民收入分配调整力度,增加城乡劳动者劳动报酬,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消费能力。税收负担要公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从今年2月到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在新华网与网民对话、作政府工作报告、4月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时,都提到了收入分配改革问题。
分配
培养“小老板”成“中产阶层”
在今天的文章中,除了提出“一个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橄榄形’结构,其稳定性要远高于‘哑铃形’或‘金字塔形’结构”观点外,还提出了“‘化税为薪’当可行”的收入分配方法。
该文章还认为,要让更多“小老板”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有生力量,加上上周刊发的《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才是真》一文,其实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大致方向已经明确。
记者询问李丽辉关于社会财富如何分配的问题时,她表示四篇文章里已经表达得比较清楚了。
昨天下午,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陈光金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表示:“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导致社会缺少公平和正义,会带来很多的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
他认为,“收入分配制度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深度
时间
“现在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邓小平1992年南巡讲话时提到“先富政策”,即让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在特殊的历史时期无疑为中国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显然,当时的领导已觉察到会有“两极分化”问题,但当时考虑的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基础上去解决”的问题。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实行“先富政策”的同时也会出现“两极分化”,但当时还不是重点解决“分化”问题的时候。
“如果当时去解决这个问题,必然影响社会发展的活力。”
陈光金说,小平同志曾提出要在上世纪末解决这个问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后拖了10年,现在从中央领导人的讲话中可以看出,中央已经着手解决两极分化、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了,而且现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陈光金认为,之所以拖后10年,是因为受传统发展观念“效率优先”的影响,加上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这也是目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遇到的最大问题。
“大多数的人收入水平低,也会影响有效社会需求的增长,进而会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所以现在
不改不行了。”陈光金说。
“提高劳动在分配中的比重”
夏学銮认为,应加大劳动在各个收入分配环节的比重。“过去分配一直按资金、股份来分配,这是不合理的,因为股份收入与资金投资不能成正比。应该制定一个政策,提高劳动分配在整个分配制度中的比重,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也应该是工资改革的一个总的方向。”
初次分配是各种要素在社会财富分配过程中所占有的份额,比如说员工的工资、老板的利润、银行拿的利息等。第二次分配是税收和转移支付。
陈光金认为,收入改革要重初次分配,缩小初次分配的差距,然后的再分配起到一个补充作用。如果初次分配差距就拉开,再分配很难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方法
“光靠提高点工资解决不了问题”
众所周知,近年来,政府为缩减收入差距做了很多努力:2005年取消农业税费;不断地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对农民种地进行补偿;改善低保制度等。
但是网友“本守纪”在新华网留言说:“最低工资再调高还是最低工资”。
陈光金对此观点表示赞同:“最低工资制度不是收入制度措施,政府要从立法到政策构建一个社会各阶层参与的要素报酬分配的平台,这是最重要的。”
他认为,政府制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企业就按照最低标准给工人发工资,所以最低工资标准只是一个保护性的措施,并非属于收入制度。
陈光金认为,企业的分配制度不透明是造成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企业的净利润到底是多少?又拿出净收益的多少比例给职员分配?这些问题不是很透明,尤其是在一些独资企业和一些合资企业。国家应该制定一个比例,这样有利于分配制度的合理化与科学化,也能减少差距的不断拉大。”
“调节力度要看各阶层的接受程度”
造成收入差距拉大有很多因素,垄断、行业差距,包括市场机制自身带来的不平等都是其中的原因,这就要求各个部门提出不同的调控办法。
但总的来说,就是要从法律和制度的角度构建一种机制,让各个利益主体相对平等地参与要素报酬的协商。“说白了就是让工人有条件、有机制、有能力、有保障地去和老板谈判工资,而不是老板说给多少就是多少。当然政府命令老板给多少也不行。”陈光金说。
陈光金认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看“中央的决心,还要看调节分配的力度、各利益阶层的接受程度”。
他表示,在改革过程中肯定会受到利益集团的很多阻力,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在利益集团和其他社会阶层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点,给各阶层创造一个平等协商的机会,否则改革很难成功。
“点睛”
解决分配问题中国经济没问题
收入分配是社会正义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今年中央领导多次提到调整分配方式说明,现在到了“解决两极分化”的时候了,而且中国目前的经济完全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
《人民日报》已发文章链接
5月17日18版
《劳动收入占比为何持续下降》
主要内容
提出问题:政府和企业在分配中的份额双增加,但居民的分配份额有所下降,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加大。
5月24日18版
《收入差距为何不断扩大》
主要内容
得出结论:说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落差”幅度加大,垄断行业高收入,市场价格扭曲带来行业暴利,并指出户籍、出身、企业身份等差别,成为拉大收入差距的推手。
5月31日18版
《工资共决,工企双赢才是真》
主要内容
提供方法:推广“企业协商谈增长、行业协商谈标准、区域协商谈底线”的工资协商模式,保障企业员工的利益。
6月7日18版
《壮大中等收入者队伍》(其中包括评论《“化税为薪”当可行》)
主要内容
提供方法:要让更多“小老板”成为中等收入者的有生力量,改善创造和分配财富的结构。同时还支持为那些给员工提高工资的企业降低税额。
记者 温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