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自行车鞍子

永久实体店卖45元一个,网上卖36元。网上买的是否与我的自行车匹配?于是我又换了一家40元,外观很好看,没有减震,骑上去特硬,很不舒服。我试着看能不能退掉,没想到鞍子底面的接口处坏了,我是很爱惜的,中午骑了一趟,下午骑了一趟大概共有6公里,我都不知道啥时坏的!再与经销商交涉的时候,我忙着自己拆卸安装鞍子,接电话,花了约40分钟。经销商以此为理由,少退了我20元。经过这次周折,我确信了网上的鞍座与我的车子配套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么个小事情也需要摸索前行的,以后再换鞍子,我又多了一个网上渠道。那次的失败就是我的学习成本。昨日已成功安装,减震还可以,座位不硬。

网上购买的车鞍子
安装好后的效果

民法试题一道及解析

孙子写了份遗嘱,内容为自己死后遗产归爷爷,孙子死爷痛不欲生,没有表示是否接受遗产。问爷爷还能取得孙子的遗产吗?

答:1、爷爷可以取得孙子的遗产。
2、因为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遗赠是赠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祖父母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孙子立的是遗嘱不是遗赠,遗嘱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在法定期限内未作表示的视为继承。所以爷爷可以通过遗嘱继承取得孙子的遗产。

民法主观试题一道

【2024年民商法法律思维训练营077】王某是红冈市务工人员,在红冈市工作10余年,有较多存款,计划在该市购置房产。丁某是红冈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天蓝公司(以下简称天蓝公司)负责人的亲戚,听说王某欲购房,便谎称天蓝公司开发的楼盘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极力劝诱王某从天蓝公司处购房。王某轻信此言,便与天蓝公司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天蓝公司对此毫不知情。天蓝公司于2018年2月1日向王某交付房屋,王某随后搬入居住。然而,王某入住后发现该小区设施简陋,环境杂乱,与丁某的描述有着天壤之别,遂觉受骗。请问:天蓝公司与王某之间的房屋买卖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法律依据为何?

摘自孟献贵民法超话,2024年3月初

答:合法有效,因为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本案中,王某轻信丁某从而购买天蓝公司开发的小区,天蓝公司并不知情,王某与天蓝公司合同合法有效。法律依据:《民法典》第149条。Amy作答。

2024年民商法法律思维训练营077答案

转载: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指的是什么?

一站式建设|诉讼指南500问(三十七)第三十七集 民事诉讼中的第三人指的是什么?

来源:七台河市中级人民法院2023-12-08发布

民事诉讼第三人

第三人是指认为对原、被告争议的诉讼标的有独立请求权,或者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从而参加到正在进行的诉讼中的人,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成为当事人;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申请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但无权在一审案件中对管辖权提出异议,无权放弃、变更诉讼请求或申请撤诉。第三人参加诉讼的时间是在案件受理后、法庭辩论结束前。

2024年考研报名人数递增8年后首降,原因何在?

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炉。

近日,据教育部官网消息显示,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为438万,相比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下降了36万人。而根据历史数据分析,从2015年起,考研报名人数逐年递增,从2015年的164.9万人上涨到2023年的474万人。今年,考研报名人数在连续递增8年后首次出现了下降趋势。

“其实,去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的趋势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发现,考研报名人数的下降趋势早有苗头可循。以辽宁省考研报名人数为例,2022年考研报名人数突破15万,而在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下降为14.8万;此外,四川省2023年报名人数为25.8万人,相比去年仅增加了0.4万人左右。

“这说明大家越来越理智了。”在陈志文看来,过去部分学生因为就业难等原因,选择继续攻读研究生。但是当前,研究生学位增加明显,研究生要想找到满意工作也并非易事。

据教育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共有在学研究生333.2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在学博士研究生50.9万人。硕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2012年的35%增加到2021年的58%,博士专业学位授予人数占比从5.8%增加到9%。10年来,全国800多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输送了60多万名博士和650多万名硕士。

此前,“211高校硕士毕业生在火锅店做保洁”的新闻登上热搜,引发大家对研究生学历价值的争论。今年,在北京约28.5万名高校毕业生中,硕博毕业生人数首次超过本科生。这一则新闻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学历加速贬值”的讨论。

陈志文提到,部分学生发现研究生毕业之后,就业未必会比本科毕业的同学要好,当年的选择与机会可能比今天更多,这种示范效应在放大,在综合考虑性价比之后,“考研不再成为最优选择”。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研究生的毕业要求不断提高。网上部分学生自嘲:“有能力考上,没有能力读完。”

2019年以来,教育部开展“学位挤水”行动,持续开展学位点合格评估,2014-2021年撤销103个学位授权点,196个学位授权点限期整改。此外,加大了博士学位论文抽检力度,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2020年,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其中提到,到2025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更加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质量显著提升、服务需求贡献卓著、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到2035年,初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教育强国。

与此同时,研究生学制延长的新闻也引发公众关注。今年,中南大学、陕西理工大学等高校发布学制延长信息,从2024年起,将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制延长至3年。

“考虑到国内外环境变化对经济的影响,以及就业形势的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学生变得更加清醒,在就业问题上也就更加现实。”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蔺跟荣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但是,研究生教育仍然是“高层次人才”和“科学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另外,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本科毕业生在求职的时候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部分学生选择攻读硕士研究生提高自身能力水平和学位层次,增强就业能力,“考研热”现象仍然存在。

部分网友对考研和考公的人数展开对比,发现考研报名人数下降约36万,而国考的报名人数增加约40万,由此引发“考研的人是不是转去考公”的争论。针对此争议,蔺跟荣认为,目前除了本科生,还有很多研究生也参加考公,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数字变化的背后反映出当前学生就业更倾向于现实和平稳的就业选择。

在毕业的分岔口,学生要如何选择未来的发展道路?陈志文认为:“这是每个人的个性化选择,没有是非对错的标准答案。但我还是希望年轻人可以多一点拼搏奋斗。”

中国青年报北京11月23日电

实习生 凌子怡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杨洁 记者 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